close

2014年4月中來到奧地利的維也納跑馬拉松,當然也在奧地利和瑞士遊覽一番。雖然是3年前的旅程,趁寫了一篇維也納馬拉松後,選擇了幾處特別的地方來分享一下,也補充了一些新的資料。奧地利和瑞士可以去和寫的當然多得很,只是時間和行程有限,我這幾篇只是一點親身體驗,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資料而已。

DSC_3055.JPG

阿爾卑斯山式木屋在奧地利、瑞士和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山區多的是,但緊貼着湖邊的小木屋就不多見。就是這樣,趁着跑歐洲馬拉松之後,由繁華的維也納來到奧地利中部湖區的小村落見識一下伴着湖岸的阿爾卑斯山小木屋 - Hallstatt - 她其實非常有來頭,是世界文化遺產。如到訪奧地利,最好抽空來感受一下這隱世小鎮的氣氛。

DSC_2845.JPG

先說些實用資料:像我們那年,由維也納前來 Hallstatt 就先乘奧地利國鐵快速火車 Railjet 至 Attnang-Puchheim ,這是維也納至薩爾斯堡的主幹道,在Attnang-Puchheim 下車後,轉地區火車到 Hallstatt 火車站,行程總共約3 小時多。當年火車由維也納西站開出,現在如在西站出發是搭乘私鐵 Westbahn,時間和以前的奧地利國鐵差不多,路線也一樣,但價錢平了不少。如在新的維也納中央車站 (Wien Hbf),就乘我們那時乘的奧地利國鐵 Railijet,時間和由西站出發差不多,視乎那一站方便些而已。

OBB 是奧地利國鐵,不過無論是國鐵抑或私鐵 Westbahn,車票可預先在它們的網站購買,早買多數會有不少折扣,當然要定期查看它們的網站比較喔。雖然現在提倡電子化,但車票還是列印出來比較好以便檢查。

OBB: http://www.oebb.at/en/

Westbahn: https://westbahn.at/

另外,Attnang-Puchheim 雖然在主幹道上,但只是一個轉車站,應該沒有甚麼特別設施的。

DSC_2846.JPG

由維也納到 Attnang-Puchheim 約2小時車程,轉車後再乘1小時多。 Hallstatt 是無人小站,德國、瑞士和奧地利列車的車上廣播多數只有德文,但由於她們的火車準時可靠,事前做些功課,確定之前兩三個車站和到站時間就比較穩妥。另外, Hallstatt 火車站是前往 Hallstatt 的主要途徑,所以多數有其他遊人在這站下車,乘車時多加注意行程和不要睡着就可以了。

另一要注意的是,歐洲的火車站月台比較低矮,帶着大型行李就要小心上落火車梯級。

DSC_3087.JPG

下火車後就沿着步道下去湖邊乘船,由於船期會配合火車班次,所以拍照之餘也不能落後人群太多,下一班可能要等半小時或1小時的。不過,除非是最後一班船,否則總會有下一班的。

DSC_2849.JPG

這個小碼頭附近沒有甚麼設施,船公司職員相信也會確認所有下火車要乘船的人已上船,除非你真的不需要即時轉乘,他們應不會看着你下來而不顧而去的,不過也不要只顧自己拍照而要全船人等候呀!

DSC_3079.JPG

就是那條小路連接火車站和碼頭,步程只兩分鐘,所以既不會弄錯,也真的不容易搭不到船的。

DSC_2850.JPG

船開出後不久就看到期待已久的隱世小鎮。

如想查看船公司資料,可直接到它們的網站:

http://www.hallstattschifffahrt.at/en/boating/boating.html

hallstatt ferry timetable.jpg

網站截圖可見,船的來回程班期會配合火車班次,要轉乘是非常方便的,轉乘時間亦充足。船程約10分鐘,可留在內倉或在外倉觀賞美麗的 Hallstatt 湖。

DSC_2871.JPG

鎮的範圍不大,有酒店,B&B,民宿和連廚房的 apartment,住宿其實不少的。我們在 2014年就選了這家。

DSC_2869.JPG

它和不少當地建築物一樣,是古積來。

DSC_2855.JPG

選擇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可試試它的這一張床呢!

DSC_2862.JPG

屋內除牆身外,主要都是木造的,很有溫暖感覺。

DSC_2858.JPG

附有湖景小露台呢。

DSC_2863.JPG

暖暖的溫馨小屋,屋主已經好幾代在此居住經營。

DSC_2866.JPG

走廊有不少古著家具。

DSC_2867.JPG

不過,因為是舊建築,所以上落只有樓梯。

DSC_2880.JPG

提着大行李上落就要小心了。

DSC_2877.JPG

旅行住宿其實毋需要每次都豪華富貴的,在歐洲旅行,這些地道有特色的小旅館就可以親身感受當地人的民風,簡單樸實的生活。這個門前的小角落,雖然說不出它有何特別,但這就是他們真實居住的屋子呢!

DSC_2894.JPG

Hallstatt 的房屋都貼着山邊而建,除了大街兩旁的,其他的房屋上落都要靠樓梯。

DSC_2886.JPG

由於另一邊就是湖,沿岸有不少船屋。

DSC_2888.JPG

這裹也有天鵝小船呢。

DSC_2892.JPG

Hallstatt 湖四面都是大山,其實是非常美的,只是我們那年待在那裹三天天色都不好,到步那天下午還下起雨來。

DSC_2895.JPG

小鎮遊覽相當簡單,就只是沿着這唯一的大道而已,絕對不用擔心會迷路等。

DSC_2898.JPG

大道有一半是緊貼着湖邊,天氣好的話,湖邊漫步非常讚!

DSC_2899.JPG

下雨天就來過雨中漫步!

DSC_2873.JPG

外來車輛是不能進入鎮內,只能泊在鎮外兩邊的停車場。鎮內也不像日本、台灣或香港有便利店那些,只有一家不太大的超級市場,要煮食的食品和日常用品也是足夠的,不過要注意它的營業時間喔。

20140415_151406.jpg

小鎮日間其實有不少旅行團、自遊行遊客,但黃昏遊客離開後就回復寧靜。

20140415_104638.jpg

Hallstatt 的發展是由於小鎮山上的鹽礦洞,所以鎮內名物就是這些鹽。

20140415_104649.jpg

鹽有時不是重點,盛載它的瓶子才吸引人呢,不同形狀又有當地特色的瓶子。

20140415_104655.jpg

人們買鹽應該都是因為這些各有特色而美麗的瓶。

20140415_105223.jpg

動物形狀的都有。

20140415_105248.jpg

說也奇怪,Hallstatt 有不少不同大小的豬豬,哈哈。

DSC_2901.JPG

也找到一隻大大眼的貓頭鷹。

20140414_212845.jpg

至於飲食方面,入夜後由於人不多,食肆不是每間每晚都會營業的!!所以營業的食肆會很容易滿席,如住在這裹就要注意了!!一就是早點用餐,一就是住在連廚房的 apartment 自行煮食。

20140414_153923.jpg

我們那年住在小鎮兩晚,都是光顧上面那家餐廳。有湖中的魚 ...

20140414_210207.jpg

肉類也有,味道算是不錯的。我們的住宿本來也附有自家餐廳,不過那次只是下午營業呢!

20140414_213131.jpg

晚上的街道不至於連人也沒有,但不能期望如城市般熱鬧方便,畢竟這只是一個湖邊小鎮。

20140414_213641.jpg

都說這小鎮對豬豬情有獨終,這次是木制豬豬。

20140414_213303-1.jpg

小店外有一張冬天時的 Hallstatt 相,屋頂厚厚的積雪很有當年1月時到訪白川鄉的感覺。

20140415_090440.jpg

我們的 B&B 早餐是一貫的歐洲早餐,麵包、芝士、牛油等等都有,可以吃過飽飽的才外出。

DSC_2985.JPG

專誠留在這裹兩晚除了想感受歐洲及文化遺產小鎮風情,也想看看這歷史悠久的鹽礦洞。鎮的旅遊中心 (也是超級市場) 那邊乘纜車上山的。

20140415_111651.jpg

由於之前一天下午開始下雨,早上起來變為下雪,這情景在 2013 年4月中跑長野馬拉松時試過。

DSC_2903.JPG

山上滿是雪。

DSC_2904.JPG

就是這架小纜車帶我們上來。

DSC_2905.JPG

已經是4月中,在歐洲的奧地利中部湖區也會下起雪來。

DSC_2906.JPG

天色是不好,但初嘗歐洲雪景呢。

DSC_2909.JPG

山上有這家餐廳,天氣好時就應該風景很好的。

DSC_2910.JPG

當日整個湖區濛濛一片。

DSC_2919.JPG

既來了,向山裹鹽礦洞進發。

DSC_2923.JPG

由纜車站出來到鹽礦洞口約要步行幾分鐘。

DSC_2928.JPG

乘纜車和鹽礦洞當然是要付費的,在鹽礦洞遊客中心要穿上它們的連身工作服才可入內參觀,連身服是整套套在自己的衣服上,不用更衣的。穿好後,就排隊進入礦洞了。

DSC_2931.JPG

礦洞是深入地下400m,當然我們不會去到那麼極端。有導遊帶着大家前行,不是入內隨意自行探索的。導遊主要說英語和德語,不過可租用其他語言的 mp3機,日文、國語等都有。

DSC_2940.JPG

也有這木製滑梯,有攝影機和大家影相留念,也會測試大家下滑的速度,可以達幾十公里以上的啊。

DSC_2942.JPG

鹽礦洞內的是礦物鹽。這個礦洞有7000年歷史,現在也有生產,不過就不靠人手,全機械化了。

DSC_2947.JPG

導遊會介紹礦洞的歷史,鹽,這在現代社會普通到不能普通的東西,它的發現和應用,其實是人類史上的重大突破。

DSC_2952.JPG

洞內有鹽湖的呢。

DSC_2955.JPG

也有這些礦工模型示範礦洞開採的景況。

DSC_2960.JPG

這些是遠古時的情況。

DSC_2961.JPG

鹽,不只是現代社會用來調味的。在一萬幾千年及更早前的重要發現,要生存下來就要有食物,在這些天氣不是一年四季都溫暖如常的地方,食物自然也不是四季也有,如何在寒冬中也有足夠食物生存下來到另一個溫暖的季節,年復一年,鹽,就是其中一種在當時能好好保存食物的東西,有了它,人類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承傳下去。那些咸豬手、火腿之類就是這樣練成的。人類,憑着智慧和多少運氣,終於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也繁衍開去。

DSC_2964.JPG

行程最後,就乘着這些小火車離開礦洞,返回現實世界。

DSC_2968.JPG

一趟鹽礦洞之旅約1小時多,有趣之餘也增進了大家對人類發展歷史的認識,現在非常普通的東西,在萬多年前是不普通的。據導遊所說,人類也可能是誤打誤撞,跟隨動物或在打獵的情況下才發現了這鹽礦洞。

DSC_2970.JPG

在礦洞出來後,雪愈下愈大似的。

DSC_2974.JPG

在山上,其實有一處大家來到是不能錯過的 ...

DSC_2975.JPG

就是這淩空的平台。

DSC_2976.JPG

只是當日天氣實在太差,看不到下面美麗的 Hallstatt 小鎮和湖,也沒有辦法。

DSC_2999.JPG

還幸下得山來,雪停了。

DSC_3010.JPG

這個市鎮中心廣場的人也多了。

DSC_3011.JPG

這就是到步第一天下船後沿着大教堂和市鎮廣場往找住宿的鎮內主要大道,經常提及的大道就是這條。

DSC_3013.JPG

湖畔的市鎮大教堂。在歐洲,無論城鎮的規模,教堂經常是當地的地標,大小有時和市鎮規模不是正比的。

DSC_3015.JPG

Hallstatt 的後山其實相當陡峭,在東南亞多雨的天氣下可以說非常危險呢。

DSC_3018.JPG

天色有少許好轉,就要到鎮上的一個主要觀景台看看這世界文化遺產小鎮的經典面目,在上圖中有間綠色牆身位置。

DSC_3031.JPG

上行時看到對岸的地區列車,明天我們就要乘它離開這寧靜的隱世小鎮了。

DSC_3033.JPG

就是這經典照片!只有來到這位置才能拍到。

DSC_3041.JPG

不難找,鎮的一邊是超級市場,遊客中心和那鹽礦洞纜車站入口,碼頭和大教堂在鎮中心,另一邊就是這觀景台了。

DSC_3043.JPG

鎮內一條大道,由一邊穿過鎮中心通往另一邊,全程也只是10多20分鐘步程。

DSC_3051.JPG

在小鎮的第三天早上,終於要離開了,要數甚麼大景觀,購物中心,美食地圖那些,這裹不會有,但這些寧靜樸實歐洲小鎮,來歐洲和奧地利,應該總不能不來看看,住他一兩晚,感受她的氣氛。無法說出來這裹可以看到,得到甚麼,但來過,住上一兩晚後就知道不會來錯這簡樸小鎮!

DSC_3064.JPG

船要開了 ...

DSC_3070.JPG

天氣三天都不甚好,但也破壞不了這世界文化遺產小鎮的魅力。單是這個群山小鎮景,已令人着迷。

DSC_3074.JPG

這個伴着湖的小鎮,沒有甚麼 ...

DSC_3082.JPG

就只有美!!

DSC_3086.JPG

10分鐘的船程,又回到天前的火車站。

DSC_3085.JPG

若果想來回程不一樣,可以一程火車加船,另一程巴士。其實這個奧地利中部湖區還有溫泉小鎮 Bad Ischi 和更多人氣的 St. Wolfgang,有時間應該在這區多留幾天,好好欣賞我們少有的寧靜小鎮風情。

DSC_3094.JPG

接我們的地區火車準時來到了,奧地利國鐵似乎不及瑞士和德國般準時,但也不錯的,車輛也和德國的頗相似。來Hallstatt 最近是薩爾斯堡,乘火車往維也納方向同樣在 Attnang-Puchheim 轉車,全程只需約1小時多。乘巴士也行,在 Bad Ischi 轉火車或巴士就是了,但需時較長。

寫完這篇隱世小鎮後,下一篇應該就是不少人兒時看過或聽過的小女孩的故鄉 - Heidilan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Kgo 的頭像
    WKgo

    WKgo的部落格

    WK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